觀點投資

當理財經理引用數據談業績時,你就要當心了

奧尼爾:理財經理向客戶推銷自己的投資業績時,可以使用多種花招,使數據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傾斜,從而能夠聲稱自己業績靠前。

一位投資經理曾經試圖說服我,由其他基金組成的「基金的基金」(FOF),可能比直接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的基金表現更好。

那是2008年,我爲《投資者紀事報》(Investors Chronicle)做報導的第一年,當時他是在回應我寫的一篇評論文章,這篇文章批評了這些FOF往往表現平平,卻收費昂貴。

他給我看了一張FOF與「普通」基金相比的優異表現圖表。我指出,雖然圖表顯示FOF在一個時期表現出色,但在另一個時期卻沒有。

您已閱讀11%(209字),剩餘89%(17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