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俄羅斯

兵變給俄羅斯體制帶來巨大壓力

陳寒士:俄羅斯「愛國的多數人」一直懷疑普里戈任說的沒錯,即該國精英階層對國家和民衆漠不關心。這使普丁面對一個棘手選擇。

本文作者是柏林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高級研究員、佛羅倫斯歐洲大學學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客座研究員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似乎克服了自其執政之初的車臣戰爭以來最大的國內危機。但俄羅斯總統的國內外盟友並沒有爭先恐後向他表示祝賀。精英階層的情緒和官方宣傳的基調也遠非勝利後的喜悅。經過23年的統治,而且在烏克蘭戰爭(這場戰爭本應給普丁及其政權帶來榮耀)的第二年,竟然可能發生政變,這本身就對他掌控俄羅斯的能力打了一個問號。這件事還挑戰了有關普丁得到愛國的多數人一致支持的說法。

瓦格納(Wagner)領導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輕取俄羅斯最大城市之一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這傢俬人軍事公司的部隊隨後快速推進到距莫斯科200公里範圍內,描繪了一幅當局無能爲力的驚人場景——儘管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希望避免流血。羅斯托夫的一些市民甚至向這傢俬人軍事公司的叛亂分子送上鮮花。在這個官方宣傳聲稱沒有比「顏色革命」更大背叛的國家,人民卻上演了此類起義的典型象徵姿態。

您已閱讀32%(517字),剩餘68%(11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