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航運業

全球航運業的「特斯拉時刻」

康士伯數字全球CEO表示,未來無人船在貨運、科研、軍事等方面具有很廣闊前景。但想在短時間裏像汽車產業一樣經歷翻天覆地變化,還存在挑戰和困難。

航運業是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的支柱,海運貿易量佔全球貿易量的80%。與此同時,航運業正面臨嚴峻挑戰。根據IMO的數據,全球航運業每年排放約10億噸溫室氣體,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3%,航運業的碳減排壓力巨大。俄烏衝突導致的地緣衝突,以及部分地區的產業脫鉤等帶來的逆全球化趨勢,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的同時也在擾動航運市場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在地區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全球各國加緊了對數據資訊的保護和管理,相應的數據安全法案陸續出臺。而對於國際航運業這樣深度全球化的行業,船隻必須要在全球航行,數據必須要全球共享,如何突破國家地理和空間限制,在數據的全球共享和本地化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在不斷提升自身數位化能力建設的同時,滿足不同客戶之間對數據安全的要求,則是擺在所有航運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2023年北京海工展期間,FT中文網獨家對話康士伯數字全球CEO Shane McArdle先生。康士伯集團1814年在挪威成立,如今已成爲全球領先的跨國工業集團公司,覆蓋領域包括軍工、汽車、燃氣輪機、數控、海事、航空和航天工業等。作爲康士伯集團旗下子公司,康士伯數字不僅是全集團的數字專業技術中心,也是先進的下一代軟體和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爲海事、石油和天然氣及公用事業領域的客戶提供數位化服務。

您已閱讀14%(552字),剩餘86%(34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