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市場

高利率並非「新常態」

馬爾科夫:美聯準及其他央行還能把抗擊通膨置於維護金融穩定之上多久?政策制定者優先事項的轉變可能比許多投資者想像的來得要早。

本文作者是百達資產管理(Pictet Asset Management)高級經濟學家

可憐的債券投資者。在遭受了2022年兩位數的毀滅性損失之後,固定收益市場現在仍然比次貸危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脆弱。受到密切跟蹤的債券價格波動指數——美林期權波動率估計(MOVE)指數最近觸及近15年來的最高水準。

更令人擔憂的是,作爲全球債市晴雨表的美國國債的不穩定性尤爲明顯。

您已閱讀14%(181字),剩餘86%(11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