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分拆後的挑戰與風險

楊方曦:阿里巴巴的重組,無疑將改變其與投資者的關係,同時也會對其內部的工作方式和權力博弈產生深遠影響。

阿里巴巴於5月18日的財報電話會議,是在大刀闊斧的分拆改革後的首次小考「成績單」。具體的財報細節之外,中心思想是對縮減虧損和持續改善的努力。雖然阿里巴巴向投資者傳達了決心,但在描述過去的季度表現和展望未來的時候,仍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阿里巴巴已被劃分爲六大業務集團,這項重組旨在提升公司的股東價值和市場競爭測序力。這些新的業務單位分別爲:雲智慧集團、淘寶天貓商業集團、本地服務集團、菜鳥智慧物流、全球數字商務集團和數字媒體娛樂集團。每個集團均由自己的執行長和董事會進行管理。雖然各集團都圍繞其核心業務運營,但仍涵蓋許多尚未單獨列爲業務部門和項目。許多分析人士指出,這次重組的意圖在於,一方面通過「瘦身」緩解政府對「大而不倒」的擔憂,另一方面,讓各業務線獨立運營,自負盈虧,可以擺脫「大鍋飯」的局面。

阿里巴巴必須在多元化發展和運營複雜性之間找到平衡。作爲一個有中國特色的企業集團,阿里巴巴正在並行推動有著三項核心的改革任務。

您已閱讀20%(412字),剩餘80%(16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話語權時代

楊方曦,畢業於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商學院。現居紐約,長期從事國際公共傳播和戰略策劃的工作,擔任中美青年領袖委員會等組織的董事。本專欄關注中美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公共溝通、對外傳播、文化融合和法律合規等挑戰。通過分析中美政治、文化和經濟領域的時事新聞及政策法規,爲讀者提供關於中美企業在全球市場應對策略的深度解析。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