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很可能決定21世紀人類的命運。它將決定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和平、繁榮並且我們行星的環境得到保護,還是一切都相反。如果是後一種情形,將來的史學家(如果將來還有史學家的話)肯定會感慨:在自己的愚蠢面前,人類竟然沒有能力自保。所幸的是,我們在今天還是能夠採取行動來防止災難發生。在許多領域都是如此,其中包括經濟。那麼,在我們將面對日益艱難的未來的情景下,最好應該怎樣管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
美國財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最近都就這個話題發表了富有見地的言論,但她們是否勾勒出了一個具有現實可行性的未來?唉,我對此是抱有懷疑的。
葉倫闡述了一個她稱之爲「建設性接觸」的計劃,其中包含三個要點:第一,「保障我們以及我們盟友和夥伴的國家安全利益,並……保護人權」;第二,尋求基於「公平」競爭的「健康的經濟關係」;第三,「在當下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方面尋求合作」。在談到第一個要點時,葉倫論述道,美國的「國家安全行動並不是爲了讓我們掌握經濟競爭優勢或者扼殺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現代化」。然而這個計劃的難點在於——依我近期在北京短暫逗留的所見所聞——在中國看來,情況根本不是這樣子的。
您已閱讀28%(556字),剩餘72%(13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