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晶片

後摩爾時代晶片公司的創業之路——專訪九天睿芯CEO劉洪傑

從摩爾時代到後摩爾時代,用戶對產品迭代的標準越來越苛刻,對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市場對晶片設計公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編者注:「後」摩爾時代是指當前整合電路的發展僅靠縮小器件尺寸已經難以爲繼,未來格局將由後摩爾時代新器件技術決定,其基礎研究正面臨著新材料、新結構、新原理等諸多挑戰。

前不久,在2023年2月21日於洛杉磯舉辦2023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會議上,AMD CEO 蘇姿豐(Lisa Su)指出未來十年電腦領域的最重要挑戰將是能效。摩爾定律是指整合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到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也就是說處理器的效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但目前,電子晶片的發展已經逼近摩爾定律極限,工藝製程緩慢,單純依靠原有的電子計算技術將難以維繫,爲在技術上尋求新的突破口,此時「後摩爾時代」漸入視野。

受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變化的影響,晶片設計市場在日趨繁榮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行業競爭壓力,內外環境的暗流湧動使晶片設計公司不得不迎難而上。從摩爾時代到後摩爾時代,用戶對產品迭代的標準越來越苛刻,對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使得市場對晶片設計公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九天睿芯是一家於2018年成立於深圳的晶片設計公司,CEO劉洪傑於蘇黎世聯邦理工神經仿生工程專業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已回國搭建完成近100人的研發團隊,均來自於海思,高通、意法半導體等海內外名企,九天睿芯的主要業務神經擬態感存算一體架構是整合電路後摩爾時代新型架構之一。

您已閱讀17%(606字),剩餘83%(30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