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歐關係

歐洲摸索建立新型對華關係

考夫曼:馬克宏和馮德萊恩訪華表明,在地緣政治現實與經濟利益發生衝突的當今世界,中國和歐洲正試圖找到共同點。

本文作者是法國《世界報》(Le Monde)編輯部主任和專欄作家

謎團依然存在。自中國結束清零防疫政策以來訪問北京的五位歐洲領導人,都未能解開習近平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真實意圖之謎。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不例外,上週,他在三天的國事訪問期間與中國領導人總計共處了6小時,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參加了其中一些會談。

德國總理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去年11月最先趕往北京。除了恢復高層經貿接觸外,他只得到一份措辭含糊的聲明,中國在其中重申反對使用核武器。幾周後,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夏爾•蜜雪兒(Charles Michel)訪華,當時中俄空軍正在舉行聯合演習。他爭取到了對歐盟「調停努力」——實際上不存在這樣的努力——的支持。

您已閱讀21%(401字),剩餘79%(1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