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

矽谷銀行究竟爲什麼倒閉?

伍治堅:矽谷銀行倒閉危機說明,銀行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其資產和負債必定發生久期錯配,因此對於這種錯配的風險管理更顯重要。

2023年3月10日,美國的矽谷銀行在遭受擠兌後宣佈倒閉。受此訊息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風聲鶴唳,有些人甚至開始擔心08年金融危機再現。好在美國的財政部、美聯準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反應迅速,在3月12日即發佈公告確認:所有儲戶的存款都將得到全額補償且不會動用納稅人的稅款。3月13日,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將矽谷銀行的資產轉移到新成立的矽谷過橋銀行,並開始尋找接盤的買家。由矽谷銀行倒閉引發的市場動盪暫時被平息下來。

雖然危機得到暫時緩解,但是很多人免不了還是有很多疑問:一家規模不算小(倒閉前矽谷銀行總資產爲2090億美元,排名全美第16名)的銀行,怎麼說倒就倒?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矽谷銀行倒閉?還有其他銀行也會有類似的倒閉風險麼?

我們先來說說導致矽谷銀行倒閉的最直接原因,那就是儲戶擠兌。擠兌的意思,就是儲戶們對銀行喪失信心,爭相去銀行把自己的存款取出來,導致銀行不得不破產倒閉。

您已閱讀13%(393字),剩餘87%(27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