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FT中文網近期推出「不一樣的中國故事」系列研究,該系列回應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和投資價值的核心關切,圍繞中國潛在經濟增速、消費崛起、中國式現代化、數字經濟發展等核心問題,講述和以往不一樣的投資邏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創造一系列的新機會,讀懂不一樣的中國故事,才能更高的把握先機、順勢而爲。本文是該系列第五篇。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一至簡大道的精準詮釋其實包含兩個維度,其一,股市並不是經濟增速的晴雨表;其二,股市確實是經濟增質的晴雨表。歷史經驗表明,大型開放經濟體即便處在經濟增速下行期,只要經濟成長質量不斷提升,股市回報率就不僅可以跑贏經濟高成長時期,也很可能大幅超過經濟增速。從微觀機理看,高質量發展伴隨著科技創新、資源配置優化和全要素生產率提振,這將持續增加單位資本投入水準下的邊際產出,進而吸引資本的長期聚集和持續流入,推升估值中樞。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望創造全球指數「β(貝塔)」收益之外的「α(阿爾法)」收益機會,給全球投資者帶來趨勢性的市場紅利。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望隨著經濟成長模式的轉變更加依賴於單位資產價值的提升,而非單純資產規模的擴大,這將改善潛在回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對於新經濟行業的資源配置有著領先於實體經濟轉型的風向標涵義,也意味著其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有望形成良性互動。隨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機制的持續建設和完善,統一大市場的規模效應還將帶來波動率的下降趨勢。
您已閱讀9%(632字),剩餘91%(64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