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房地產的金融風險在哪裏?

王丹:中國房地產風險主要來自企業的抵押貸款,在經濟下行期成爲金融加速器,可能將很小的市場變化演變成危機。

2023年的兩會報告中強調要防範金融風險。風險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房地產,二是地方政府債務。而地方政府債務也通過土地財政受到房地產的影響。因此,中國房地產對金融穩定性意義重大,然而實現機制和美國有較大的差別。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由房地產爲基礎資產的次貸危機引發,過高的居民槓桿率加劇了金融脆弱性。對比之下,中國的居民債務儘管上漲迅速,但仍在可控範圍內。同時由於個人房貸的可追溯性、證券化程度低、再貸款管理嚴格、以及高首付比,使得個人房貸仍在安全資產範疇。中國房地產風險主要來自企業的抵押貸款,在經濟下行期成爲金融加速器,可能將很小的市場變化演變成危機。另外,賣地收入下降導致地方財政喫緊,未來仍然需要依賴房產稅來增加政府收入。

中外有別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始於美國的次貸危機。美國房價下跌後,許多個人購房者停止支付房貸,宣告個人信用破產,導致房價進一步下跌,最終引發以房貸爲基礎資產的次貸危機。中國個人房貸體量龐大,在2022年達到39兆,是美國的兩倍。但是在個人房貸的金融風險上,中美差異顯著。

您已閱讀19%(453字),剩餘81%(19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藍色時期

王丹,現任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負責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地緣風險等研究和相關預測。先前,她曾擔任恆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首席分析師。她從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領域爲產權、宏觀和計量經濟學,之後在中科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方向爲農業。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