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報告

展望2023:從利息本質看中美利率前景

古堯:就美國利率而言,應屬於「經濟下行+通膨降」的組合;對中國而言,更能體現主要運行特徵的合適場景應該是「企業家精神降+經濟下行」。

利息的來源:三種源泉假說

關於利率的來源,有三種說法。首先是時間偏好說。這是一種基於消費者的利息來源假說 ,認爲利息是人們對於同一商品在不同時間序列上的偏好差異,也即未來商品相對於現在商品的效用,消費者給出的折扣。時間偏好是人性,人們對當前商品的評價總是高於未來同類同量的未來商品。明知未來會打折,也要今天購買和消費,趕流行的消費者心理等,實際上都有時間偏好的人性作用。

其次是生產報酬說。這是一種基於資本角度的利息來源假說,認爲資本作爲一種生產要素,和勞動和土地等生產要素一樣,要取得收益,勞動取得工資,土地取得租金,資本取得利息。該學說認爲,利息的生產報酬來源於資本的生產力,使用資本即迂迴生產,這種迂迴生產率的提高源自資本,因此資本有生產力,參與生產過程理應獲得報酬,這和其它生產要素獲得收益是一樣的。按照這種假說,隨著技術成熟,利息將減少甚至趨於消亡,這種迂迴生產假說似乎對此無法自圓。

您已閱讀21%(395字),剩餘79%(14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