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生活

想念爆竹聲聲的年味

鄭靜:爆竹聲曾經是中國人心裏用來驅趕年獸的利器,當終於突破了生活的重重困境,想念鞭炮的念頭似乎也變得格外強烈。

這個春節,最值得讓人炫耀的事情,就是放煙花。從大年三十開始,就不斷有親朋好友在朋友圈裏分享自己的新年高光時刻。他們點燃煙花,天空中灑落五彩的花朵,雖然短暫,但格外絢爛。瀰漫在空氣中的硫磺味,給這個春節帶來不少祝福和安寧。疫情三年,有太多的鬱悶和遺憾,大家都希望用這最傳統的年俗,給生活帶點喜慶。「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癸卯年大家的期盼,最樸素也最難得。

年味,那些已經走丟很久的習俗,又總是被人們惦記著。日子一進入臘月,大家一邊安排著春節假期的各種事宜,一邊感慨:這日子是越來越沒有年味。那年味,究竟是什麼?說得出的,有各種忙年的程式,在物資不充足的年代,春節時候需要花費大量的手工準備各種喫食。這些食品製作工序複雜,材料豐富,還都帶著美好的寓意。中國人對年的期盼,很大部分是寄託在食物裏。從年夜飯開始,一個春節的每一次聚餐都需要富足。春節過得好不好,將預示著這一年的日子是不是平安順利。

除了食物,還有各種習俗。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每一天該做什麼,都有講究,祖祖輩輩按部就班地遵從著,密集緊湊的節奏,讓日子顯得十分充實。到了春節,這習俗甚至是按時辰計算的,守歲到幾時,什麼時候破五,什麼時候迎財神,大家心裏明明白白的,再忙都會預留好時間,不錯過這些重要的時辰。

您已閱讀32%(534字),剩餘68%(1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居食趣

鄭靜,《美好家園》雜誌主編、財經網生活頻道主編、家居設計專欄作家、策展顧問,著有《歲時歷——日日是好日》、《中國風尚》、《新中式藝術》、《ART DECO 在上海》等,微網誌號@綠色蝴蝶,WeChat公衆號「蝴蝶廚房」。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