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法律

後疫情時代法律科技界新趨勢展望

商舒:技術進入司法流程和法律職業服務勢不可擋。這些法律科技工具試圖在更好的法律服務質量和更低的案件成本中尋找新的平衡。

一直以來,法律職業壟斷帶來的高交易成本令一些本來應該訴諸司法的問題長時間無法解決。而新型的法律科技公司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並允許人們訴諸司法,以帶來接近正義(access to justice)的改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加密技術、雲端服務的結合等,被視爲可以解決更多傳統認爲難以解決的法律問題。新冠疫情期間湧現的優秀法律科技新創公司,或者利用平臺更好地匹配普通人和法律專家,或者利用自動化系統降低一般商業活動中對律師的需求,以節省成本。而擁有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傳統大型律師事務所也繼續擁抱技術潮流,以更好地適應其企業客戶日新月異的需求。本文總結了後疫情時代法律科技界的若干趨勢,以期幫助讀者對2023年法律科技行業可能出現的風口做一個基礎性的預判。

聊天機器人律師的飛躍式發展

作爲人工智慧+法律首批產品的機器人法官,曾經是業內的重要話題。而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基於人工智慧的法律顧問將在爭議解決過程中扮演更接近律師的角色。日前,人工智慧公司DoNotPay推出的聊天機器人使用對話模板來幫助用戶解決公共事務和法律問題。這款聊天機器人做得非常成功。最初這款聊天機器人用於超速案件,可以通過耳機指導被告進行法庭抗辯,以擺脫超速指控的相關罰款和後果。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該公司已在紐約和倫敦成功消除了16萬張停車罰單。該公司更聲稱,自成立以來,它總共解決了數百萬個相關案件。而最近DoNotPay向媒體表示,這款機器人律師將會在今年2月在美國某法庭參加超速罰單聽證會,實現了機器人律師上庭從0到1的突破。雖然DoNotPay沒有進一步提供案情和當事人資訊,但公司計劃對這兩起案件中產生的任何罰款負責,以爲這兩名被告參與公司的這種「實驗」進行兜底性補償。DoNotPay公司的CEO解釋說,該公司已經對其聊天機器人進行了廣泛的培訓和學習,使其不撒謊或偏離所提供的事實,希望能消除在法庭上被指控作僞證的可能性。

您已閱讀24%(802字),剩餘76%(25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