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2年全年宏觀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口的淨下降和社會零售總額的下降。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先前公佈的2022年居民存款大幅增加了17.4兆,創歷史新高,較2021年的新增存款高出了7.5兆。
今年社會各界對經濟成長的支柱——消費,都寄予厚望,尤其是釋放去年積累的高額儲蓄用於消費。但在筆者看來,去年積累的高儲蓄的主要來源是新房銷售大幅減少、理財等資產迴流存款,消費支出減少三個因素所貢獻,儲蓄釋放對今年消費的拉動作用還是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那麼,如何促進消費恢復?
美國疫情下面向居民的大規模財政補貼對低收入人羣的消費復甦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國香港發放消費券也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提振消費。鑑於此,2023年中國提振消費的政策選項還應該是加大中央財政對居民的轉移支付(特別是中低收入羣體),比如給特定低收入人羣發放現金補貼,加大消費券發放力度、增加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補貼等等。
您已閱讀12%(399字),剩餘88%(28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