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印尼擬推動的「鎳OPEC」前景如何?

王英良:「鎳OPEC」無論是否成立,其實都是一個信號,即中國在印尼的鎳礦會受到更多監管,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對標規範爭取主動權。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鎳礦資源儲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鎳金屬資源儲量約爲9400 萬噸,其中印尼資源儲量約爲2100 萬噸,佔22%。印尼的鎳礦主要是紅土型鎳礦,成礦區域主要位於該國中東部的蘇拉威西島和馬魯古羣島,這類型鎳資源易於開採。

中國是印尼鎳產業的主要生產實控方,在經濟利益之下,難免有中資企業急功近利,傾向於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甚至不顧環境,這當然會招致反作用力。11月28日,印尼記者安東妮亞•提默曼發表了一篇長篇深度調查報告《通往乾淨能源的骯髒之路:中國的電動汽車熱潮如何破壞環境》(「The dirty road to clean energy: how China’s electric vehicle boom is ravaging the environment」)。此文以印尼中資的蘇拉威西島莫洛瓦利縣青山工業園(IMIP)和馬魯古島緯達貝工業園(IWIP)爲例,引起了輿論熱議。印尼伊斯蘭教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赫馬特指出,印尼23家鎳礦冶煉廠中有21家爲中資所有。鎳礦冶煉造成了環境大規模退化,其尾礦含有其他稀土元素,會滲入汙染地下淡水或海水。

問題不僅涉及自然環境方面的爭議。由於中國企業入駐帶來的文化衝突以及顯著的制度差異,鎳的投資帶來了明顯的社會與政治效應。關注環保與人權問題的「中外對話網」早在2019年12月就指出,中資鎳企入駐,造成了奧比島等地村民的強烈反對,但另有部分人爲了工作機會等利益而選擇支持中資。當地村民曼多•馬斯庫表示,「中資鎳礦造成兄弟姐妹和夫妻關係破裂」。2019年3月,因暴力抵抗中資鎳礦進入,還有兩名抗議者死亡。中資鎳企過度僱傭中國籍勞工的現象也在當地大量存在。印尼原副總統優素福•卡拉一度公開批評盛產鎳礦的印尼到處都是中國勞工。這反映了中國企業的投資確實造成了不同羣體的立場對立,而爲了實現生產效率,中國企業更加偏好僱傭本土員工,這又產生了新的間隙。

您已閱讀30%(842字),剩餘70%(19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