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

盤點2022年俄烏戰爭——如何塑造著國際新秩序?

何越:澤倫斯基聰明地將烏克蘭的抵抗與世界對自由民主的追求銜接起來,將烏克蘭視爲民主自由與獨裁對抗的前線,從而將西方團結在自己身後。

毫無疑問,2022年2月發生的俄烏戰爭即將決定國際秩序的新排位與站位。

至今爲止,雙方背後的支持力量基本保持一致,西方(美國、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等)站位不變,繼續力挺烏克蘭,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其中德國與日本已開始突破諸多戰後禁忌,提升防衛開支;白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國以軍力支持俄羅斯;中國、土耳其、印度試圖保持中立,繼續與雙方貿易合作,其中土耳其曾試圖調停戰事,但無果;中國至今只是口頭上的呼籲,並無實質行動,戰爭開始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曾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更未謀面;印度則可能在2023年初幫助尋找俄烏間的和平祕方。

與俄烏戰爭平行的,是中美大國競爭。在全力支持烏克蘭之時,美國視中國爲頭號競爭對手。美國開始進入中國的既有力量地帶(如亞太和非洲)尋找支持;而中國則前往美國的勢力範圍(如沙烏地阿拉伯)投石問路。

您已閱讀10%(370字),剩餘90%(33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