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歐盟氫能發展路徑選擇題:先規模化,再清潔化?

張冬方:目前天然氣危機之下,歐盟境內重啓煤電以減少用天然氣來發電的背景之下,用天然氣制氫的路徑更加值得懷疑。

歐洲這些年的每一次危機,似乎都會讓氫能發展進入快進模式。

在疫情之前,氫能只是作爲歐洲綠色協定計劃中推進可再生能源建設中的小角色。在疫情復甦計劃中,除了經濟復甦,如何實現綠色復甦,也提上了日程。2020年7月,歐洲正處於新冠疫情爆發高峯中的不確定性中,歐盟委員會公佈了氫能戰略,成立了歐洲清潔氫能聯盟。2022年5月,歐洲正處於戰爭衝擊下的能源去俄羅斯化的毅然決然中,歐盟委員會推出了REPowerEU計劃,提升了氫能產能目標。

2020年的歐洲氫能戰略將目標設定爲,到2030年在歐盟安裝至少 40 GW的可再生氫能電解槽,以1000 萬噸的可再生氫能年產能。至2050年,可再生氫能技術成熟並得到大規模部署,覆蓋所有難以脫碳的領域,比如航空航運和工業應用,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刺激和驅動需求,氫能在歐洲能源結構中的份額預計將從目前的不足2%成長到2050年的 13-14%。

您已閱讀15%(386字),剩餘85%(2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