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解封了,卻更不安了?你需要這份心理貼士

章揚清:面對病毒,人類需要樂觀,但完全不在乎感染病毒的心態,本身是一種防禦和否認。過度鬆懈和過度緊張,後面都是人們面對病毒的焦慮。

「我們現在被集中隔離。平時我就比較焦慮,知道要被隔離後腦子一片空白。我開始刷手機,忍不住會關注一些負面資訊,可是看到越多的訊息心裏越煩,甚至還有一種無名怒火在體內翻騰。線上上課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 21歲,小張,在校大學生

「早上收到通知政策要調整了,比如坐地鐵不用看核酸報告了,我反而真正開始感到了緊張,特別是當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情況下。家裏的老人更加,我一早上收到了長輩給我發的各種幾十條簡訊,發了好多條怎麼防護的訊息。我趕緊屯了點藥和口罩,又仔細把個人和家庭防護措施還有其他人的經驗貼看了又看。」 35歲,王女士,職場媽媽

疫情反覆的三年中發生的事情一遍遍衝擊著原有的生活秩序和我們對生活的期待。現在,隨著一些地區防疫政策的調整,很多人又感覺到了新的不安。

您已閱讀10%(330字),剩餘90%(31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