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烏克蘭戰爭

西方有責任幫助烏克蘭取勝

沃爾夫:西方有能力爲烏克蘭提供打贏這場戰爭需要的資源,並且從長遠來看,放任普丁打敗烏克蘭的代價會更大。

面對敵人的無情進攻,烏克蘭挺住了。它羞辱了俄軍,收復了許多失地。這些都是巨大的成就。但是戰爭還沒有結束。10月10日,俄羅斯啓動了對烏戰爭的新階段,包括摧毀了一些民用基礎設施。它現在的目標是摧毀烏克蘭人民的意志——不能讓它得逞。

這事關戰後歐洲生活的一些原則:不得通過武力改變國界,不得阻止公民選擇由誰來統治他們。此外,如果俄羅斯獲勝,意味著一個處於復仇主義暴君統治下的國家將緊鄰歐洲東部。但是,如果烏克蘭獲勝,它將成爲抵禦俄羅斯的強大堡壘。因此,這場戰爭不僅事關烏克蘭的生存,也事關歐洲的生存。

西方需要確保烏克蘭生存下來,作爲一個繁榮和民主的國家興盛。這不僅是道義上的要求,也符合西方的利益。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擔心烏克蘭的腐敗問題。但烏克蘭動員起來打這場戰爭的方式表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國家已經不是一個腐敗的國家了。一個腐敗的寡頭國家不會像我們看到的這個國家那樣組織起來戰鬥。我們應該對烏克蘭「疑罪從無」。它在戰爭中重生了。它也一定會在和平中重生。

您已閱讀22%(425字),剩餘78%(15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