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歐關係

大西洋兩岸的綠色科技之爭

貝蒂:歐盟各國政府將美國的乾淨能源補貼視爲威脅,而非機遇。在這場綠色科技之爭中,歐盟有規則,而美國有資金。

沒有什麼比一場老式的跨大西洋貿易戰更能調動氣氛了,或者至少是一些關於貿易的好戰言論。再加上全球能源衝擊和超級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地方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要求從未像現在這樣成爲了衝突的熔爐。

在歐盟一些較爲衝動的地方,與華盛頓方面的爭端已演變爲對美國企業向歐洲收取更高能源價格的不滿,因爲這種做法增加了歐洲工業遷往美國的動機。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本週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將有可能指出這一點。

關於能源價格的指控通常是不合邏輯或誇大其詞的,而電動汽車的問題也相當容易解決。更大的問題是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該法讓美國走上一條提供鉅額補貼的道路,歐盟將難以效仿,而薄弱的貿易法又無法完全限制這條道路。

您已閱讀24%(360字),剩餘76%(11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