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伊莉莎白二世

舉國悼念女王突顯英國人渴望國家團結

哀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期間英國舉國團結的景象,可能會使政界人士注意到一件事:民衆多麼嚮往國家團結一心的時刻。

過去10天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記憶,對我來說,這個記憶是寂靜。葬禮工作人員做他們的工作時教堂的寂靜;西敏大廳在成千上萬人排隊瞻仰女王靈柩時的寂靜;在足球場和其他大型活動上展示團結的寂靜。

其他人會回憶起盛大的悼念和葬禮場面,新國王向祝福者致意的一幕,等待瞻仰靈柩的長隊,或者當他們談論已故的女王時,他們的喉嚨出乎意料地堵塞。有些人悲痛欲絕,其他一些人想要加入世界上最盛大的場面。無論貧富、老少、保皇派或擁護共和政體的人,都分享了這一刻。舉國上下進行了一場對話。

當然,對於那些漠不關心或者對君主制不那麼服氣的人來說,過去兩週是惱怒的根源。與前殖民地有淵源的人擔心,愛國熱情將使英國不再那麼願意解決帝國年代不公正的問題。但這段時期壓倒性的情緒似乎是反思、悲傷、內省以及這樣一種感覺:多半時候,確實存在一種正確的行爲方式。

您已閱讀19%(366字),剩餘81%(15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