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去全球化世界必然是一個通膨的世界

福魯哈爾:衝突和氣候變化的新現實正在挑戰美聯準遏制通膨的努力。無法迴避的事實是,通膨是這種新現實的一部分。

過去幾十年裏,全球化和通膨減緩齊頭並進。隨著跨國公司的經營範圍遠遠超出個別國家的疆界,它們能夠利用技術、外包和規模經濟來壓低價格。廉價勞動力、廉價資本和廉價大宗商品使價格持續處於低位。

現在,烏克蘭戰爭終結了廉價俄羅斯天然氣的供應。以碳中和爲目標的全球努力,最終將對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徵一項永久的稅。美國與中國脫鉤意味著「高效率」(又名廉價)而脆弱的供應鏈走到終點。量化寬鬆的結束和美聯準(Federal Reserve)加息正給寬鬆貨幣時代畫上句號。

這種新現實的某些方面是可喜的。指望威權政府保障關鍵供應從來都不是一個好主意。期望政治經濟截然不同的各國遵守一套單一的貿易制度是幼稚的。

您已閱讀16%(291字),剩餘84%(15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