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生物科技

谷歌前CEO看好生物經濟

邰蒂:谷歌前執行長史密特堅信,人工智慧和地緣政治將加速一場後網路時代革命的到來。

谷歌(Google)前執行長艾立克•史密特(Eric Schmidt)因專攻軟體工程而成爲了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然而,史密特表示,如果他今天再度創業,那他不會只把目光放在位元和位元組上。這位67歲的老人認爲,下一個大事件是「生物經濟」,而不是網路。

史密特在上個月的阿斯彭思想節(Aspen Ideas Festival)論壇上向我解釋道,這個籠統術語標籤描述的是「運用生物加工處理來利用我們消費和製造的東西……本質上是分子生物學的進步……以及人工智慧的進步,這促使我們可以利用新技術,培育新事物」。

他貼心地列舉了生物經濟可能涉及到的一些創新:自然降解而不汙染水的新型塑膠、不損害環境的「生物中性」水泥、減少化肥使用的土壤微生物、減少城市熱量的大豆基屋頂塗層,以及我最喜歡的可降解餐具,如可食用叉子。換句話說,生物經濟依賴於利用合成生物學所開發的東西。

您已閱讀23%(377字),剩餘77%(12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