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各種技術飛速發展,讓人眼花繚亂。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矯正基因缺陷從而治療遺傳疾病,也可以利用基因改造技術改造免疫細胞後針對性地殺死特定腫瘤,我們甚至還可以從無到有合成一個完全不存在的生命體。人類似乎已經能夠逆天改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可以扮演造物主的角色。在能夠憧憬火星移民的年代,爲什麼我們還要關心人類和黑猩猩的關係?賈雷德•戴蒙德的這本書,傳承了博物學家旁徵博引的特點,枚舉大量的例證反覆講述人類與黑猩猩剪不斷的親緣關係。這絕不僅僅是因爲人類敬畏大自然而發出的謙卑自省,更是因爲這一基本事實是剖析人類自身生物屬性和生命規律的重要一步。

從達爾文所處的年代開始,人們已經認識到黑猩猩是人類最近緣的物種。到了20世紀,隨著對基因的認識,生物學家初步估算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有98%以上的相似性。21世紀初,人類基因組和黑猩猩基因組測序的完成,使我們能夠更精確地找出人類與黑猩猩在哪些基因、哪個位點上存在異同。今天看來,戴蒙德這本發表於20世紀末的書似乎只是老調重彈,沒有跟進最新的科研成果,顯得有點過時。那爲什麼這本書在今天還值得一讀?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作者不僅僅是如數家珍地羅列一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整本書的內容和陳文方式反映了演化生物學家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過程,恰恰是引導讀者認識人類和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此,我簡要概述一下這一思維習慣供讀者參考。
您已閱讀24%(596字),剩餘76%(19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