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如此總結德國目前「亂了套」的能源政策:明明靠著承諾氣候政策變革進入執政黨聯盟的環保黨綠黨,而今決定轉向煤電;明明毅然決策了核電退出的聯盟黨,如今卻呼籲重啓核電。
6月23日,德國副總理、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綠黨人哈柏克宣告啓動天然氣供應緊急計劃的第二級別警報級別,並稱「我們身處天然氣危機當中」,「天然氣在德國從此成了緊缺品」。該天然氣供應監測系統共分爲三個級別。今年3月30日,德國宣告進入了第一級別:早期警戒。該級別意味著有跡象表明天然氣供應狀況很有可能惡化,由政府部門和能源供應商組成的危機小組定期評估能源現狀。而第二級別警報,意味著天然氣供應出現障礙,而需求卻不同尋常地增加,但市場自身仍然能解決這些供需失衡問題。第三級別則是緊急,如果天然氣需求高到非常尋常,或者天然氣供應出現了非常大的缺口,則會啓動該級別,德國聯邦網路局可以直接干預市場,並面臨著天然氣定量配給的難題:誰獲得多少天然氣。被優先考慮的將會是個人和家庭、包括醫院的社會機構、同時爲家庭供熱的天然氣發電廠。
哈柏克啓動警報級別有兩個基本背景:就在前不久,北溪1號營運商以維修工作延誤的理由將該天然氣管道的輸送量削減了60%,從而增加了天然氣市場的緊張情緒。緊接著,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稱,北溪1號因7月的維修工作將有約十天時間停止向德國供應天然氣;另一個背景則是,今年年初,德國的天然氣儲量處於新低。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加緊儲備天然氣,截至6月25日,德國的天然氣儲量佔總儲能的59.28%。按照聯邦政府的評估,該儲量遠遠不夠。他們原本的目標爲今年10月1日達80%,11月初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