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

美國經濟:最後的高通膨?

陳稻田:今年美國的通膨可能是個意外,前期的高儲蓄和後期集中消費給物價帶來顯著壓力。如未來沒有類似的病毒,這次通膨將是美國難得一見的高通膨。

美國當前的高通膨令人矚目,2022年4月份的CPI同比漲幅爲8.3%,僅僅比3月份的8.5%略有降低,而8.5%的通膨率是1982年以來所有月度CPI同比漲幅的最高值。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四月份環比成長0.6%,比上月增速還有顯著的提高。通膨看起來比較「頑固」,這讓決策者和經濟研究者感到緊張。這種緊張是可以理解的,在1970年代的「滯漲」期間,第一輪通膨高點出現在1974年,全年的通膨率爲11%,從而徹底開啓了一個高通膨時代,而目前的8.3-8.5%的通膨率距離11%似乎咫尺之遙。在高通膨壓力下,五月初美聯準做出了加息50個基點的決定,這使得聯邦市場利率達到0.75%-1%區間。但超常規的50個基點加息可能讓市場對通膨壓力更加擔心,很多預測認爲到年底之前還會有多次大幅度加息,使得聯邦利率水準有可能達到3%以上,市場上關於經濟重新進入衰退的預期不斷強化。這種預期造成了市場恐慌,在整個四月份和五月美國股市跌幅明顯。

一 財政政策纔是本輪通膨的主導因素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都在美聯準的貨幣政策上,聯儲官員(甚至包括前官員)的一言一行都被媒體仔細觀察。但我覺得市場似乎搞錯了方向,或者是嚴重忽視了一個可能更重要的因素:財政政策。我認爲本輪高通膨主要是由2020和2021年強勁的財政刺激引起的,碰巧的是,在上週四鮑爾最新的採訪中討論通膨原因的時候,他似乎是第一次提及「非常非常強勁」的財政刺激(先前他一直強調不評論政府其它部門政策是美聯準的基本立場)。從數字來看,2020年美國政府聯邦財政赤字3.1兆美元,當年GDP是20.9兆,赤字佔GDP比重接近15%。2021年美國政府財政赤字2.8兆美元,當年GDP是23兆美元,赤字佔比達到12%。作爲對比,2009年金融大危機期間美國的財政赤字是1.4兆美元,當年的GDP是14.5兆美元,赤字率略低於10%。

您已閱讀16%(790字),剩餘84%(42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