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個月,在5月9日勝利日到來之際,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儀式上,普丁總統對俄烏戰爭「輕描淡寫」。獲取勝利依然是俄羅斯的目標,然而,慘勝與失敗不過是一線之間,皮洛士的勝利不是真正的勝利,缺乏韌性以及將戰場勝利轉化爲戰略勝利的戰後秩序,勝利如煙火一樣轉瞬即逝。同一天,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2022年捍衛烏克蘭民主租借法案》,大幅度提升援烏力度,連同七國集團的聯合聲明,西方國家的目標是確保不讓普丁贏得戰爭。進而言之,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打敗普丁的戰略輪廓已經敲定下來。戰後和平是各方妥協的和平,還是對戰敗國的重新安排,甚至是迦太基式和平呢?
羅馬時代已經是久遠的歷史,但是對於西方以及俄羅斯來說,羅馬的歷史已經成爲其戰略思維的「潛意識」,皮洛士勝利和迦太基和平,如同幽靈一樣嵌入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西方的「潛意識」之中。無論皮洛士勝利還是迦太基和平,都會走向反面。持久的和平建立在複雜的博弈和妥協之上,對絕對勝利的追求以及絕對的敵我對立,無論勝利還是和平都可能是短暫的休戰期。俄烏之間的戰爭或許不會持久,但重建和平之路卻可能是漫長的。
一
您已閱讀11%(469字),剩餘89%(37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