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

Lex專欄:石油供應鏈可能遭遇「雷曼時刻」

追加保證金的壓力,加上流動性的蒸發,正令能源交易商陷於困境,由央行向該行業提供支持也許是可取的做法。

從定義上講,央行是最後貸款人。乍一看,對於尋求央行的幫助,石油交易商似乎抱著樂觀的態度。通常情況下,像維多(Vitol)和嘉能可(Glencore)這樣業務遍佈全球的私企狀況是否良好,不會被視爲對金融穩定至關重要。

不過,現在是特殊時期。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多達十分之一的石油已經退出了流通。能源價格急劇上漲,追加保證金通知正令交易商焦頭爛額,套期保值可能會超過所要對沖的實體貨物的成本。

與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荷蘭TTF」掛鉤的天然氣期貨價格上漲至6倍。交易商表示,初始保證金——曾經僅爲基礎合約的幾個百分點——已飆升80%。

您已閱讀30%(265字),剩餘70%(6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