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確實存在。邪惡就存在於克里姆林宮,那個充滿怨恨和權力慾的地方。邪惡的魔爪伸向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罪過就是夢想擁有自由和民主。怎樣才能打敗這樣的邪惡?經濟制裁加上烏克蘭人民的抵抗,會迫使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撤退嗎?甚至會導致他垮臺嗎?又或者,他會冒讓事態升級的風險使用核武器嗎?
毫無疑問,西方實施的制裁是強有力的。普丁甚至稱這些制裁「類似於戰爭行爲」。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被驅逐出全球金融體系,該國超過一半的外匯儲備已經變得毫無用處。出於聲譽和謹慎考慮,西方企業都害怕繼續與俄羅斯打交道。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預測,俄羅斯國內生產毛額(GDP)從峯值到谷底的降幅將達8%,然後是漫長的經濟停滯期。俄羅斯央行將利率上調至20%本身就有高昂的代價。希林很可能還過於樂觀了。(見圖表)。
下一步顯然是限制俄羅斯能源出口,這正是拜登(Biden)政府主張而德國反對的措施。普丁的罪行導致的能源價格高企倒爲罪行的實施提供了資金,這至少可以說是令人反感的。烏克蘭經濟學家奧列格•烏斯堅科(Oleg Ustenko)強烈主張抵制俄羅斯能源。哈佛大學(Harvard)的裏卡多•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提出了一個巧妙的替代方案:對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徵收90%的稅。他主張,由於供應彈性較低,成本將落在俄羅斯生產商、而不是西方消費者身上,因此稀缺租金也會轉移至後者手中。
您已閱讀31%(640字),剩餘69%(14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