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警惕三重壓力下的全球糧食危機

程實、張弘頊:關注人類經濟社會生存與發展,需警惕引致全球糧食危機的三重壓力:一是氣候異常,二是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三是烏俄衝突引致供給問題。

"Poverty is not an accident. Like slavery and apartheid, it is man-made and can be removed by the actions of human beings (貧窮不是偶然的,像奴隸制和種族隔離一樣,它是人爲的,可以通過人類的行動來消除) - Nelson Mandela (納爾遜•曼德拉) 。"

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極爲嚴峻,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計劃署和歐盟共同發佈的《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年在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中,有至少1.55億人正在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的狀況中 (FSIN,2021);2021年,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糧食體系進一步遭受衝擊,根據我們的測算,2021年全年至少有1.9億人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的狀況中。2022以來,新冠疫情疊加地緣政治動盪,全球糧食危機愈發成爲一把懸在人類社會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關注人類經濟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需要警惕可能引致全球糧食危機的三重壓力:一是氣候異常,二是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三是烏俄衝突引致的供給問題。直面三重壓力、避免糧食危機,人類需要更多的共同努力。

您已閱讀13%(514字),剩餘87%(35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