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低成長和高通膨的「後新冠」世界

夏爾馬:隨著刺激措施退出,各經濟體能以多快的速度成長?人口和生產率的趨勢表明,本十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比上個十年更慢。

本文作者是洛克菲勒國際公司(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

一股火爆的全球成長態勢正在產生令人應接不暇的頭條新聞。印度有望成爲「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而法國正在實現「52年來最強勁的成長」。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以最新的季度成長數據爲證據,稱美國經濟增速20年來首次「超過中國」,「終於開始建設面向21世紀的美國經濟」。

唉,2021年之所以看起來好得不得了,只是因爲許多經濟體在之前的一年大幅收縮了。這種短暫的反彈代表不了21世紀。問題在於,疫情過後,一旦基數效應消退,刺激措施退出,各經濟體能以多快的速度成長?人口和生產率的趨勢表明,全球經濟在2020年代的成長可能會比上一個10年還要更加緩慢。

您已閱讀21%(322字),剩餘79%(12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