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干預意味著今年以來投資中國科技股既困難又危險。但在之前近10年,這些股票曾提供強勁且可預測的回報。新一代本土科技公司可能很快就會重現中國第一代上市科技巨擘的成功。
中國正力求在未來四年將其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業的規模擴大兩倍,達到3兆元人民幣(合4710億美元)的年度營收。它計劃打造巨大的新企業和一個數據交易中心。該舉措對本土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利好。
目前,中國大多數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專業公司是私有的。可以預計這些公司將會陸續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增加上市公司的數量,已上市公司目前包括中昌大數據(Zhongchang Big Data)、科大訊飛(iFlytek)和寒武紀科技(Cambricon)。今年迄今股價一直疲軟。東軟(Neusoft)、深信服(Sangfor Technologies)和藍盾資訊(Bluedon Information)等網路安全公司也沒怎麼引起投資者的興趣。
您已閱讀41%(400字),剩餘59%(5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