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Facebook

改名後的Facebook能否極泰來?

趙瑩:更名會不會讓facebook否極泰來,我們不得而知,但在監管日趨嚴格的今天,社群媒體的廣告紅利時代已經徹底翻篇。

前幾日刷屏的新聞是社群媒體巨擘facebookFacebook在Facebook Connect大會上表示,公司改名爲Meta,聚焦於建立「元宇宙」(metaverse),先前的VR眼鏡品牌Oculus品牌名也將被取消,公司股票代碼也將在12月1日開始換成「MVRS」,即Metaverse的簡稱。這是在最近facebook醜聞不斷、業績疲軟之後的突圍而出之舉,還是佈局未來的品牌升級之戰,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一週密集的北美社群媒體三季度季報中,網路社群媒體的業績下滑、私隱和反壟斷調查的未來陰影,已經將各類曾經叱奼風雲的科技個股蒸發了百億市值。

也許facebook改名是爲了對抗日前《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聯盟組建的Facebook檔案的負面報導而不得不爲之的行爲,畢竟從前任僱員Frances Haugen作爲「深喉「自曝身份並參與國會聽證之後,Facebook的反擊一直都很不到位。一會兒抹黑Haugen的僱員身份從而希望打擊她提供的材料的真實可信度,一會兒又拿傳統媒體和網路媒體的宿仇做藉口,說是CBS、《華爾街日報》一直看不慣Facebook纔開始「做局」Facebook和Ins等社群軟體,是爲了負面而負面的行徑。從受衆角度看,這些理由不僅牽強附會,而且有明顯的甩鍋意圖,完全不是公關危機的正確處理之道。

然後研究了下Facebook本週公佈的季報,更深入的發現是這是業績推動的品牌升級,恐怕已經謀劃了許久,最近醜聞不斷的「沖喜」需求,可能是提前公佈的最後一根稻草。

您已閱讀27%(625字),剩餘73%(16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傲慢與偏見

趙瑩,前復星國際駐紐約企業傳播執行總經理,博雅公關中美市場團隊負責人。在紐約工作十餘載,一直在企業和品牌傳播領域做中美相關的跨文化傳播工作,經歷過中概股大戰空頭的危機處理,也體會過歐美跨國企業亞洲市場戰略的轉型和落地傳播。《傲慢與偏見》是年少時勾起我內心布爾什維克主義情結的啓蒙小說,也是我一直覺得在中美傳播領域想要打破的阻礙。很多時候,是西方世界的傲慢和我們內心的偏見,束縛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因此想借此專欄把親歷過的案例做點滴分析,以期待我們可以一起打破桎梏,成爲東方和西方遇見中,良好溝通的傳播者。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