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沙丘》:史詩的加法與減法

在強大的質感和氛圍之下,舞臺上的英雄和梟雄都退而成爲芸芸衆生,電影《沙丘》真正的主角變成了舞臺本身,變成了沙丘自己。

即便是在電影《沙丘》公映前的最後時刻,被人們討論最頻繁的話題之一,還是將原著小說影視化的不可操作性。

《沙丘》的原著太過浩瀚,甚至可以說,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怪物」:

不僅動輒星辰大海、權力遊戲,還將政治、宗教、哲學、生態以及平權等主題交融於其中。如何把這部充滿冒險精神和史詩感的文學著作,改編成兼具娛樂價值、情感力量和影視美感的影片,幾乎是令任何人都會無所適從的任務。

您已閱讀8%(187字),剩餘92%(21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