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始的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像航空、酒店、餐飲等服務行業,遭遇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而像行動支付、影片、遠距辦公軟體等行業,則經歷了百年一遇的野蠻成長。在後面那些幸運兒中,就包括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這個細分行業。
先買後付的意思,是在你購買自己心儀的消費品時,並不需要當場付全款,而是拖上兩、三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完成分期付款。在這期間,你不需要支付任何額外的利息費用。但是如果你逾期,那就需要支付利率比較高的處罰金。
在海外的先買後付賽道,出現了諸如Klarna(估值450億美元左右)、Affirm(400億美元左右)和Afterpay(290億美元)這樣的超級獨角獸。除此之外,像萬事達、維薩卡、蘋果、Paypal這樣的跨國科技和金融巨擘紛紛宣佈推出自己的先買後付服務。對於中國人來說,先買後付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支付寶花唄和京東白條就是典型的先買後付消費貸。
您已閱讀16%(407字),剩餘84%(20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