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

FT社評:俄羅斯正從能源短缺中得利

歐洲的天然氣短缺,讓俄羅斯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歐盟應加緊行動,使其能源來源和供應方多元化。

這一週對歐洲的能源消費者來說是糟糕的一週,但對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來說卻是令人滿意的一週。週五,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較一年前上漲5倍,但在俄羅斯總統暗示莫斯科可能準備穩定價格後,價格確實從週中的歷史高點回落了。政客們曾安慰自己說,俄羅斯永遠也承受不起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因爲這將導致其經濟崩潰。最近幾周的現實表明莫斯科無需關閉天然氣供應閥門,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哪怕是繼續履行所有長期合同,它都可以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只要不提供任何額外天然氣供應就行。

能源短缺給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並使市場緊張不安,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經濟活動的反彈正面臨疫情後的瓶頸。新冠病毒和漫長的冬天導致了補充能源儲存的延遲以及一些石油、天然氣和煤田維護工作的積壓。印度和中國也在經歷短缺。

遠離煤炭——在部分國家是遠離核電——的舉動讓天然氣作爲一種工業燃料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在發電方面也是如此,儘管可再生能源發電已經有了長足發展。歐洲還受到一些額外打擊,包括荷蘭地震導致格羅寧根(Groningen)大型天然氣田部分關閉,以及液化天然氣供應轉向亞洲。但交易員們表示,就算這次供應緊缺不是俄羅斯策劃的,它也利用了這一點,它拒絕像過去那樣向現貨市場增加供應以平息事態。國際能源署(IEA)總幹事表示俄羅斯有能力持續向歐洲輸送更多的天然氣。

您已閱讀44%(569字),剩餘56%(7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