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社會

英國民衆持續恐慌性加油暴露的社會頑疾

何越:在反映民生與打抱不平的報導上,英國媒體有時報導過度。民衆地位很高,政府、媒體與個人都不能批評民衆的行爲判斷水準。

上週末起,英國陷入一場突如其來的加油站燃料危機。不是因爲燃料供應短缺,而是因爲缺乏運輸燃料去加油站的重型貨車司機。事件起因於上週,當時石油公司 BP表示,由於司機短缺,它將不得不「暫時」關閉少數加油站。自由媒體對此訊息的放大報導製造了民衆恐慌情緒,紛紛出門排長隊加油,突然提高了市場需求,出現供給不平衡,將本來不是大事的事件,推升成爲至今爲止英國的每日頭條重大新聞。

英國出現物資供應恐慌,並非頭一次。疫情封國之初,英國超市就出現過雞肉、麪粉等物資的缺貨,當時民衆對封國產生恐懼,開始囤積物資。最可笑的是,超市最短缺的物資一度是衛生紙。衛生紙和抵抗新冠病毒沒有半點關係,可不知爲何(也許是自媒體的影響),當時整個西方都出現了衛生紙售罄的奇怪現象。這次加油站恐慌購買燃油,和恐慌購買衛生紙的類似之處都在於,政府無法停止民衆的恐慌情緒;而極大的不同點,是搶購衛生紙的背景是前景未明的世紀病毒大流行,無人知道前方是否有懸崖、有多遠,而此次燃油危機,很大程度上是人爲造成的。主要有三個問題:

一、反映民生與打抱不平的報導上,英國媒體有時報導過度。

您已閱讀13%(467字),剩餘87%(30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