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些年來,全球銀行業的改革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隨著以雲端計算、「大數據」爲代表的資訊革命的興起、深入,以及全球網路銀行的異軍突起,銀行業又一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FT中文網推出「大數據時代下銀行何去何從?」系列文章。本文爲該系列第一篇。
2021年8月6日,這一天預計將會載入南韓金融業史冊。當天南韓純網路銀行Kakao Bank成功登陸南韓證券交易所,成爲南韓第一家IPO的網路銀行,亦成爲全球爲數不多的上市網路銀行之一。截至當天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錄得78.97% 增幅,市值摺合接近290億美元,一舉超越南韓所有本土商業銀行,成爲南韓市值最大的銀行。鑑於Kakao Bank的異軍突起,以Kakao Bank爲代表的網路銀行會不會顛覆傳統銀行業?再次成爲南韓國內外討論的話題,也再次引起部分傳統商業銀行的擔憂。
這種討論與擔憂並非毫無根據,儘管與南韓其他歷史悠久的傳統商業銀行相比,2017年7月纔開業的Kakao Bank可謂是非常年輕的後來者,但這絲毫未影響Kakao Bank 在南韓市場上颳起令傳統商業銀行膽戰心驚的風暴,成爲「攪局者」。數據顯示,Kakao Bank 上線的12小時內,有約30萬用戶下載其應用軟體;開業半年,存款餘額超過5兆韓元 ,貸款餘額超過4.6兆韓元,至上市前夕,Kakao Bank共有1600萬餘存量用戶。換言之,在開業不足四年的時間裏,南韓近1/3的人口成爲該銀行的客戶。通過從南韓傳統商業銀行業「虎口奪食」,Kakao Bank在成立一年多後即實現全面盈利,且此後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最新利潤數據更是亮眼,根據其財報,其2021年一季度淨利潤達 470億韓元,同比成長超過150%,考慮到南韓銀行業在上一年度整體利潤已經出現下滑,上述成績實屬不易。這就可以理解爲什麼隨著Kakao Bank的成功上市,傳統商業銀行將被網路銀行顛覆的聲音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