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市場

外國投資者的謹慎實則對中國有利

在中國徹底清理和改革其金融體系之前,中國監管機構更應該擔心的是外國投資者買太多中國股票和債券,而非買太少。

本文作者是是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金融學教授,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資深研究員

上週,外國投資者拋售中國股票加劇了中國股市的混亂,導致中國監管機構在努力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急忙著手恢復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但如果外國基金對投資中國股市變得更加謹慎,這對中國實際上可能是一件好事。

過去兩年,流入中國的資金每月飆升逾300億美元。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月度貿易順差每月增加100億美元,金融流入每月增加200億美元。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儘管中國擁有過剩的國內儲蓄,但近年來已向不受限制的外資開放了金融市場。這主要是爲了讓中國金融市場贏得國際聲望,並增加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

您已閱讀23%(322字),剩餘77%(10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