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房地產走向「公共屬性」

周浩:整體房地產市場調控思路已經轉向「公共品」,並越來越強調「公平」。很多人或許會發現一個殘酷事實,即房地產供應量早遠超居住需求。

在強力的政策打壓下,中國沿海幾個城市不斷飆升的房價,總算有了停歇之意。7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日前發佈關於持續整治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明確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爲得到有效遏制,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建立,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羣衆信訪投訴量顯著下降。

伴隨著國家層面的長期調控規劃出臺,一時間有人看空房地產,也有人繼續看多。筆者認爲,從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中國的房地產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更加強調公平,也意味著市場的力量開始下降。如何理解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未來這個市場會走向何方?

房地產是一個典型的金融現象,與此同時,另一個典型的特徵是量爲價先。本輪房地產價格的大幅飆升也符合這兩個基本特徵,房地產成交量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明顯上升,伴隨著全年的社融總量創下天量,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局地井噴。

您已閱讀17%(399字),剩餘83%(18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