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學

如何「人道」地殺死一隻大龍蝦?

海華德:其他生物的痛苦問題與其說是科學問題,不如說是道德和哲學問題。我們無從知道龍蝦被以各種方法殺死時有多痛苦。

英國政府已經委託外部機構對有關甲殼綱動物感知能力的科學證據進行獨立審查,目的是爲了弄清楚螃蟹和龍蝦被煮死時,是否可以認定它們是痛苦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新的動物福利法案(Animal Welfare)——知覺法案(Sentience Bill)中對此進行立法,該法案目前正在上議院進行辯論。

一些國家已經禁止煮食甲殼綱動物,特別是挪威和紐西蘭,這兩個國家都有龐大的龍蝦捕撈業,但該法案很可能招致英國漁業和美食愛好者的大量抗議。漁民和魚販可能不得不提前把龍蝦煮熟,而美食家則會譴責政府管太多。

像牡蠣一樣,活售甲殼綱動物是有長遠歷史的,而且其供應鏈深深植根於文化和傳統之中。原因很簡單。所有海鮮一旦被殺死就會迅速變質,而且食腐動物,如龍蝦、螃蟹和牡蠣,其腸道中還含有能毒害人類的微生物。

您已閱讀21%(339字),剩餘79%(12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