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碳價格未來如何走?

王夢汐:全國碳交易所開啓,價格機制在碳排放權交易的過程中舉足輕重。碳價格將有怎樣的走勢,其影響因素又是什麼呢?

根據媒體報導,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啓動上線交易,首日成交量410.4萬噸,成交額21023.01萬元,成交均價51.23元/噸。市場啓動初期,僅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之間可以開展配額現貨交易,首批被納入管理的是發電行業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據測算,覆蓋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40億噸/年,這也意味著中國的碳市場一經啓動就將成爲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工作安排,下一步將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及其它行業的數據成熟度適時納入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航空等行業。屆時覆蓋規模將逾全國碳排放總量的 80%。通過市場倒逼企業技術升級和降低能耗,將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和碳中和目標的達成。

碳市場等機制使碳價對碳排放權交易舉足輕重。那麼未來碳價格將有怎樣的走勢,其影響因素又是什麼呢?

您已閱讀11%(357字),剩餘89%(27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