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應停止爲新煤電項目提供融資

顧賓:「一帶一路」倡議停止爲新建燃煤電廠提供融資,不僅有助於實現氣候目標,而且有助於推動中國與西方的合作。

本文作者是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法學副教授,著有《亞投行法律與治理》(The Law and Governance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上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要求七國集團(G7)領導人支持一項全球範圍的基礎設施計劃,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RI)。此舉標誌着他開始在高質量基礎設施領域推進國際合作,這或可被視爲川普(Trump)時代提出的「藍點網路倡議」(Blue Dot Network)在後新冠疫情時代的擴大版。然而,拜登的呼籲幾乎沒有產生什麼具體成果。

不過,G7峯會的確承諾在2021年底前停止使用政府資金爲國際新建燃煤電廠提供融資。「一帶一路」倡議應該特別留意這項承諾,因爲自2013年發起以來,「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因其對環境的影響而飽受批評。

您已閱讀24%(408字),剩餘76%(13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