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全球企業稅率在一場國際「逐底競爭」中不斷下降,使得大型跨國公司能夠通過將利潤轉移到低稅率司法管轄區來減輕自己的負擔。七國集團(G7)財長上週末達成的協議提供了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機會來逆轉這種做法,並確保企業能爲疫情後復甦做出看得見的公平貢獻。該協議要想成功,將需要更多全球大型經濟體簽署,而這樣做也符合它們自己的利益。
該協議推翻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稅收慣例,即只有在企業有實體存在的地方纔對其利潤徵稅。而根據該協議,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企業有銷售的任何國家,都有權對「利潤率超過10%的利潤的至少20%」徵稅。各國財長還承諾逐國實施至少15%的全球最低稅率。
該協議也代表了川普時代之後,多邊合作和美國建設性領導地位的復甦——雖然它符合拜登政府通過提高國內企業稅率爲其支出計劃籌資的努力。否則美國企業可以進一步向避稅港轉移利潤。若能得到實施,該協議將解除美國對那些計劃對美國科技巨擘徵收單邊稅的歐洲國家的關稅威脅。
您已閱讀35%(412字),剩餘65%(7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