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如何應對預期外的高通膨風險?

伍治堅:統計結果顯示,股票和債券都無法對沖高通膨帶來的投資風險,那麼哪些資產在高通膨環境下表現比較好,可以有效應對通膨風險呢?

從2020年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擔心通膨風險。這種擔心不僅限於像英國和美國這樣的發達工業國,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中也很普遍。爲什麼會有這種擔心呢,背後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爲了應對新冠疫情,全球主要的政府和央行發的錢太多了。

以美國爲例,從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美國的M2貨幣供給上漲了27%,從15.5兆美元成長到19.7兆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美國2020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史無前例的3.1兆美元,佔到美國GDP的15%。CBO同時預計,2021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2.3兆美元,佔到GDP的10%。在美國過去百年的歷史中,財政赤字連續兩年超過GDP的10%的情況只發生過兩次:一戰(1918~19年)和二戰(1942~45年)。毫不誇張的說,新冠疫情對於主要工業國財政狀況的影響,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

您已閱讀11%(381字),剩餘89%(31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