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

FT社評:難以預測的通膨

2008年金融危機後,央行一再錯誤預測通膨迴歸,目前央行官員們面臨的道路仍不明朗。

2008年金融危機後十年的大部分時間中,一些央行官員每個季度都會預測,通膨很快會回來。在他們的預測無一例外地未能成真後,他們會再次預測通膨會回來——這一次的預測值較之前略低一些。

正是這種令人羞愧的經歷,影響了人們對當前市場擔憂通膨迴歸的反應。在如此多次看到有關通膨將恢復「正常」的預測落空、以及量化寬鬆將導致惡性通膨的錯誤警告後,人們現在更難相信,在導致經濟活動進一步下滑的新冠疫情過後,會迅速恢復通貨膨脹。

然而,歷史中充斥著「模式更迭」,在此過程中經濟行爲會發生持久的變化。這包括2008年危機後的低成長和低通膨,以及在該危機前英國央行(BOE)前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所說的「無通膨持續擴張(NICE)時期」——這一時期長達十年。許多這樣的變化都發生在經濟衰退之後,在衰退之後,之前模式中的確定性因素不再成立。在事實發生之前,它們很少能被預測到。

您已閱讀34%(383字),剩餘66%(7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