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

「蘇獨」背後:英國獨立運動的歷史淵源

何越:100年前,愛爾蘭與英國分家靠打仗;因爲英國過去70多年政治力量急速向人民大眾方面傾斜,獨立運動已轉化成了和平的全民公投形式。

作爲曾經的獨立國,蘇格蘭已與英格蘭合併逾300年。走到2021年,分家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上週英國地方選舉結束後,「蘇格蘭民族黨是否將會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成爲英國媒體的高度關注點。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包括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國(nations)。其領土是過去幾百年中多次分合的結果,其中英格蘭一直是構建英國的主體部分,其語言英語亦是英國國家語言。

威爾斯在 1535年成爲英格蘭的一部分,至今保留威爾斯口語以及文字。1603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兩國成爲共主邦聯(當時的蘇格蘭詹姆士六世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指定爲駕崩後的英格蘭王),1707年正式合併爲大不列顛王國。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併,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不過100年後,愛爾蘭首先鬧獨立,和英國軍隊打了一場硬仗,最後分成兩家,北愛爾蘭繼續留在英國,愛爾蘭直接獨立了出去。英國國名也在1927年改爲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您已閱讀14%(419字),剩餘86%(25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