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締造投資傳奇的耶魯大學師徒

夏春: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大衛•史文森到底依靠什麼方法,取得了長期高回報?其實原理就來自於馬科維茨的資產配置理論強調的多元化分散配置。

5月6日,相信關心投資的朋友們都注意到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掌門人大衛•史文森先生因癌症離世的訊息,史文森最傑出的中國學生、高瓴資本的創辦人張磊先生滿懷深情悼念恩師的文章《傳奇永不落幕》也傳遍網路。

2017年9月,我在喜馬拉雅FM推出了爲期一年,總共100期的《經濟學家夏春的投資必修課》,其中第六部分的主題是「全球資產配置的八大主要流派」,在講完猶太人的資產等權重配置思想、巴菲特以及挪威主權基金的「重股輕債」配置、達里奧的橋水基金「重債輕股」的配置之後,我在第64課介紹了史文森開創的「重一級另類資產、輕二級股債標準化資產」的大學捐贈基金配置。

這些年,我從史文森先生的著作受益良多,對我的工作幫助巨大。現將這期課程的講稿全文原封不動首次發表,以表達對大師的深深敬意(需要強調的是,文中提到的數據和資訊都截止到2017年底)。

您已閱讀7%(362字),剩餘93%(48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