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

從幾個案例看英國外交向印太地區的傾斜

何越:英國外交向印太傾斜,是其經濟、安全與其價值觀的綜合表現,也是脫歐之後全球化戰略之路的一個新探索。

作爲曾經的殖民帝國,英國對印太地區並不陌生,而最近,在美國總統拜登制衡中國的印太戰略政策大背景下,英國的全球化戰略也更多地將注意力轉向印太地區。

「亞太」與「印太」概念內涵不同,印太具有更多政治意味,與制衡中國相關。「印太」概念於2009年起源於澳洲,在歐巴馬時代初期成氣候,川普時代初具模型。到了拜登時代,印太儼然即將成爲21世紀的經濟與戰略要地。從前提到「亞太」,印度並非主角;但在印太概念之下,作爲該地區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似乎成了美國與西方寄予厚望的未來地區明星國家,這同時也意在中國。

3月16日英國發布了《安全、防衛、發展及外交政策綜合評估》,這份報告確認了英國的印太外交走向。除此之外,英國外交向印太方面的傾斜,近期還有如下一些具體表現。

您已閱讀12%(327字),剩餘88%(24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越陌度阡

何越(Yue He Parkinson),母親、妻子、廚師以及雙語作家。以英文撰寫中國與世界;以中文撰寫英國與世界。著有China and the West – Unravelling 100 Years of Misunderstanding 《揭開中西百年誤解》、《讓世界愛上中國美食(西方中餐大師譚榮輝自傳)以及《撕裂的民主——「脫歐」陰影下的英國政治與社會》(即將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